导语:阳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纲要)是我市在新常态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是指导未来五年阳春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任务、新举措,可圈可点,亮点纷呈。
亮点一:新起点——“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1亿元,超过“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生产总值360亿元目标,五年年均增长12.4%。2015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605元,超过“十二五”规划制定的36500元目标,五年年均增长11.6%。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三大产业比例从2011年的25.1:45.2:29.7调整到2015年的17.5:41.1:41.4。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56.1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0.9%。201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14.4亿元,超过“十二五”规划制定的94亿元目标,五年年均增长2.5%。2015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2.6亿元,超过“十二五”规划制定的11.7亿元目标,五年年均增长19.6%。201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01亿美元,超过“十二五”规划制定的1.34亿美元目标,五年年均增长17.3%。2015年全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1534元和11943元,分别超过“十二五”规划制定的20350元和9230元目标,五年年均增长分别为11.2%和15.8%。
亮点二:新目标——要在“十三五”期间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力争人均GDP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十三五”规划纲要发展4大目标:一是全市生产总值实现571亿元,五年年均增长9%;人均生产总值达64063元,五年年均增长8.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16.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6%;二是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更加完善;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主要民生指标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四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建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级下达目标任务范围内,基本实现低碳循环发展,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四是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加快构建法治社会,建设和谐平安幸福阳春,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指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综合治理水平。
亮点三:新理念——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
“十三五”规划纲要自觉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统领全篇,以新理念标定工作基点、转变方式方法、推动实际工作。
亮点四:新动力——突出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做强工业经济
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市场需求,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以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为重要抓手,构建阳春新型工业化发展新格局,不断提升全市钢铁、新型建材等产业发展新优势,实现工业经济向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的“双中高”发展目标。突出创新驱动,提高全市企业发展创新能力,多措施引导企业将创新放在发展壮大的核心位置,逐渐形成创新驱动有效机制,不断扶持全市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到2020年,形成钢铁(特种钢)、水泥、新型建材、清洁能源、机电、制药等支柱产业。
亮点五:新产业——突出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带旺商贸经济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编制全市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名录,保护好全市生态旅游资源。充分利用我市的山水、溶洞、温泉、乡村、森林等优质旅游资源,整合全市丰富的乡村物产、民俗风情和特色乡土文化,按照“一心一带两副六大组团”规划布局,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建成集生态观光、生态休闲、养生度假、户外运动、娱乐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发展电子商务。依托全市交通、工业资源,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为重点,建设阳春火车站物流园区和钢材物流园以及综合物流基地。多措施培育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提高全市物流业发展水平。重视电子商务发展,抓好阳春一览网电商基地项目建设,推进粤西农产品电商会展中心、大学生创业园、阳春乡镇一村一品电商总汇等电子商务发展,培育网购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亮点六:新格局——突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升城市品位
做好发展空间布局谋划。落实省和阳江市有关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合理有效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市区和中心镇集聚,力争形成各有特色、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发展空间布局。
亮点七:新支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位优势
不断完善全市便捷高效交通网络,加快构建现代交通体系。重点协调加快推进罗阳高速公路阳春段、汕湛高速公路阳春段、中开高速公路西延线阳春段和郁南至阳西高速公路阳春段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力促谋划肇庆至湛江高铁阳春段建设。加快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220千伏潭水输变电站和220千伏阳春轮水输变电站以及城乡配网等电力线路改造项目建设,保障工业发展和民生需求。
亮点八:新家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阳春
继续深入实施新一轮绿化阳春大行动,推动碳汇林、生态景观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林业碳汇交易、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实施最严格的水环境监管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功能区达标评价和考核体系,坚持漠阳江水源保护优先,加强全市河流源头区、水源涵养区、重要江河湖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等重要水功能区达标建设。以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为导向,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亮点九:新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广大人民群众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好全市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较高水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逐步增加。调动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医疗和养老服务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建设综合养老服务院所,试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全面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努力确保全市城乡就业人数持续增长,岗位稳定性明显增强,统筹城乡的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改善,形成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到“十三五”期末,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5.5万人,全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确保2018年全面完成农村脱贫攻坚任务。
亮点十:新保障——推进法治阳春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